吉利支丹悲歌(一):南蠻人與白銀島國

我們介紹過「茨林圍」,源於在澳門避難的日本天主教徒有關,但為何這些日本教徒要被迫遠離家鄉,在聖保祿神學院背後生活呢?或許,我們從葡萄牙人與日本人初次接觸說起,當時澳門尚未開埠……

「日本國是一島,在東方大海,距陸1,500哩。其島甚大,居民是異教徒,而自治其國。據有黃金,其數無限,蓋其所屬諸島有金,而地距陸甚遠,商人鮮至,所以金多無量,而不知何用。」

以上是馬可孛羅(Marco Polo)對日本的記錄,他把這座島國描述成「黃金國」,並稱忽必烈汗因而遠征日本。在《馬可孛羅遊記》出版後兩百多年,葡萄牙人在1542年(也有一說是1543年)抵達日本九洲的種子島,這也是歐洲人首次踏足這片封鎖的國度上。雖然我們不知道兩批素未謀面的陌生人交流了甚麼,但從結果來看,日本人還是很樂意與葡萄牙人接觸、見面,以及展開貿易關係。

儘管日本並不像馬可孛羅描述那樣遍地黃金,但島上卻出產比黃金更珍貴的東西——白銀。雖然白銀對日本人的意義不大,但對於以白銀為貨幣的國家就等於發現大寶藏一樣,例如中國。由於明朝與日本之間因政局而中斷貿易,葡萄牙人於是擔當兩國的貿易代理人的角色。自發現日本後,葡萄牙人的帆船搭載來自中國的絲綢和貨物,來到日本九洲經商,開始了這段「南蠻貿易」;而在葡萄牙人入居澳門後,「南蠻貿易」更成為澳門城早期繁華的基石。

葡萄牙人與日本人的接觸,不但只是貨物上的交換,與此同時是人與人的交流。在大黑船上,除了有穿著光鮮的商人之外,也有身穿黑衣的耶穌會士。此時,這些傳教士看到了日本人信奉福音的曙光,卻沒有想到是希望卻化成失望的結局。

勞加裕

飛能便度(Fernão Mendes Pinto)在《遠遊記》(Peregrinação)稱自己是最早抵達日本的葡萄牙人之一,但他的著作因內容誇大而引起懷疑。(圖片來源:Wikicommon)
前往日本貿易的葡萄牙商船,又被日本人稱作「黑船」。(圖片來源:Wikicom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