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小炮台(下):聖若昂炮台與雀仔園炮台

上次我們提到澳門南灣海岸的小炮台,而澳門北面防線城牆上同樣修建了兩座小小炮台,但在此之外,我們先搞清楚澳門北城牆的位置。

在1622年葡荷澳門之役時,荷蘭人從澳門半島東北的劏狗環海灘登陸,然後沿路南下向澳門城進軍,可見這是城防的一大缺陷。因此,葡萄牙人在戰役後修築城牆來加強防衛。從不少地圖和文獻都可知,澳門北城牆由加思欄炮台為起點,一直延伸到若憲山頂(山頂醫院的「山頂」是指若憲山的山頂),然後往西北方向,經過雀仔園、水坑尾,與大炮台東南面的菱堡連接,最後由大炮台北面往鳳凰山(白鴿巢公園)附近的海邊。

當然,單純靠一道牆來抵擋敵人是不夠的,還需要有反擊的「利刃」,而澳門的丘陵地形正好發揮這種優勢。因此,葡萄牙人在若憲山的山頂修建聖若昂炮台(Fort de São João),以及在山腰修建雀仔園炮台(Fort de São Jerónimo),既是加強在若憲山的防衛,並與大炮台、東望洋炮台一同保護水坑尾門一帶的防衛。

聖若昂炮台和雀仔園炮台,與城牆一起保護澳門城,但葡萄牙人在1847年向城外擴張後,城牆反而成為妨礙擴張的障礙。在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期,昔日保護澳門的舊城牆逐漸被拆毀,而在城牆上的兩座小炮台也無一幸免,自此消失在人們的視野和記憶中。

勞加裕

1868年的雀仔園炮台(圖片來源:Wellcome Collection)
1889年地圖中的聖若昂炮台(F. de São João)與雀仔園炮台(F. de São Jerónimo)。(圖片來源:美國國會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