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的故事  二

在澳門博物館一樓展廳展出了許多精美的瓷器,當中包括著名的釉裡紅玉壺春瓶,以及色彩斑斕的廣彩瓷器。然而,在展區內卻陳設着大量破碎的瓷片,它們的紋飾豐富多樣,別具特色,究竟它們包含着甚麼樣的故事呢?

       1994年夏天,在聖奧斯定教堂近龍嵩街一側的花園護土牆出現塌方,後來有一批本地文物愛好者在該處發現大量明清時期的瓷片,他們將收集到的三千餘塊瓷片送往澳門博物館保存。根據目前的考古材料及各大博物館的傳世品,這類風格的瓷片在陶瓷史上稱之為「克拉克瓷」。

       它是從明萬曆年間至清初生產供外銷的青花瓷,產地主要在江西景德鎮及福建平和等地。器形包括盤、碗、瓶和軍持等等,其主要特徵是紋飾繁密配以連續「開光」圖案[1],「開光」內的題材主要是花卉、動物、山水、文房用具及吉祥雜寶等等。

      「克拉克」在葡萄牙語中的意思是「巨舶」,指的是葡萄牙的貿易船。在1602年,荷蘭人在聖海倫島附近截獲了一艘載滿中國萬曆時期青花瓷的葡萄牙大帆船,船上的瓷器被運往阿姆斯特丹拍賣,這場拍賣在當時引起了巨大哄動,許多歐洲的貴族爭相奪購,經此一役使歐洲人認識到中國瓷器之美。由於這類瓷器是在被捕獲的葡萄牙「克拉克」商船發現,故稱之為「克拉克瓷」。        既然它們是外銷瓷,為甚麼在澳門會發現大量克拉克瓷片呢?原因是澳門在當時是遠東地區重要轉口港之一,這些瓷器從中國內陸的生產地運往澳門轉口,在轉運裝卸的過程中出現損耗品,它們便被人們丟棄在澳門港口沿岸一帶或直接投入海中。據推測因當時在崗頂平台進行填土,需要從海邊取砂,所以在聖奧斯教堂相鄰的山坡土層中發現大量瓷片。然而,這些夾雜在其中的瓷片,卻記錄了一個時代的故事,見證了昔日澳門繁華的一頁。

在澳門博物館展出的克拉克瓷碎片

在澳門博物館展出的克拉克瓷碎片
具有八個開光的克拉克瓷盤(澳門博物館藏)
克拉克鹿紋瓷盤碎片(澳門博物館藏)

[1]開光是瓷器裝飾上的一種構圖手法,製作者在器物的顯著部位勾勒出圓形、方形、扇面形或花形等樣式的欄框,並在框內畫上各種圖案,以突出圖案主題。

梓峻

參考文獻

澳門博物館編製,《海上瓷路—粵港澳文物大展》,澳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出版,2012年。

《中國古陶瓷圖典》編輯委員會,《中國古陶瓷圖典》,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盧泰康,《澳門崗頂山坡出土陶瓷研究》,《文化雜誌》,第86期,2013年,頁151-136。

熊寰,《克拉克瓷研究》,《故宮博物院院刊》,第125期,2006﹐頁113-159。 曹建文,《中葡早期貿易與克拉克瓷器裝飾風格的起源》,《陶瓷學報》,第35卷,2014,頁11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