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力貿易與澳門(四)

通往奴役之路

    今天,如果國人出遊至南美洲,相信能發現當地有不少華人和中餐館的存在。在秘魯,中菜“Chifa”更是該國的一大菜系,足以印證華人在南美洲長年生活的痕跡。不過,在很大程度上,當地華人的祖先多半是來自十九世紀苦力貿易的華工,也就是我們在上回提到從澳門出發的華工,他們最終抵達秘魯和古巴(時屬西班牙殖民地)兩地,並進入當地的人力市場,猶如貨物般被人交易。

    毫無疑問,華工之所以被稱作“豬仔”,迎接他們的絕不是人間天堂。雖然華工在出發前與豬仔館簽訂勞動合同用作保障權益,但合同上的一切皆沒有落實到他們身上。華工普遍每日至少要工作十二小時,有的甚至被迫工作二十一小時,更談不上有假期休息。而且他們每日獲取的食物遠遠少於一個體力勞動者的需求,這情況即便是在十九世紀,也是一件極不符合人道的事情。

    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工作,華工的表現自然是每下愈況,但他們並沒有得到僱主的半點體恤,反而是遭受苛待,直至死亡或身體致殘。於是,許多華工嘗試逃走,然而人生路不熟,他們很快被抓回,並鎖上腳鐐,即使日間工作也不能解開。最終,實在不堪受辱的華工,唯有通過自盡來擺脫痛苦。

    儘管如此,仍有部分華工能夠撐過以上種種情況,等待合同工期屆滿,以獲取期盼已久的自由,但換來的卻是被強迫簽下另一份不平等合同,華工根本無力反抗僱主,而當地政府無意協助他們。顯然,這是一條永無止境的奴役之路,路上只有無盡的壓榨與剝削。

    根據秘魯與古巴的官方統計,在歷經數十載的澳門苦力貿易,共有廿多萬華工先後來到兩國,而最終僅存的人數約為一半,他們當中絕大多數的人都未能如願衣錦還鄉。在初步實現啟蒙運動的價值觀,廢奴主義隨之發展至高峰的年代,自詡先進文明的西方各國在宣佈終結大西洋的黑奴貿易的同時,卻又默許太平洋的苦力貿易繼續進行。

一八九一年《哈潑雜誌》刊登的華工在古巴夏灣拿(今哈瓦那)工作情景
由於十九世紀秘魯大力開發鳥糞化肥貿易,而欽查群島存有大量島糞資源,因此華工多數到該地工作。 (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