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力貿易與澳門(七)

貿易的落幕

上回我們提到清政府與秘魯、西班牙簽訂通商條約,標誌中國輸出華工到兩國的苦力貿易結束。而在同一時期,世界輿論的目光集中在作為苦力貿易中心的澳門,要求禁止苦力貿易的聲音越來越多。或許有人會問,難道澳葡政府對苦力貿易的事情全然不知嗎?

事實上,早在十九世紀中葉,澳葡政府已經認識到苦力貿易存在著不法行為,其產業的畸型繁榮不利於本地經濟的有序發展,而且有損澳門的國際形象。不過,苦力貿易養活了澳門大量的人口,其產業作為澳門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因此,澳葡政府始終無法徹底清除這一粒“毒瘤”,僅是以頒布規管苦力貿易的法規來回應輿論的抨擊。然而,這些法規並未從根本上扭轉華工生活的條件。

雖然澳葡政府貌似盡力解決苦力貿易衍生的弊端,但在部分深受廢奴主義薰陶的英國官員看來並不足夠。當時,從澳門出發的苦力商船,必須事先到香港補給,並且加裝囚禁華工的設施,故港英政府獲悉華工受虐的事實,並向澳葡政府提出交涉。

隨著華工的慘劇愈演愈烈,香港報章將矛頭直指澳葡政府,引起時任澳督柯邦迪(José Maria da Ponte e Horta)的不滿,其更在香港最高法院提起訴訟,控告報章誹謗,但此一訴訟反倒招致各地報章關注華工慘況,並促使英國向葡萄牙發起外交照會,要求澳葡政府禁止苦力貿易。

一八七三年,港英政府聯同兩廣總督,限制澳門的苦力商船進入兩地補給,並不斷施加壓力,最終迫使里斯本要求澳葡政府取締苦力貿易。當然,這項措施對澳門經濟無疑是帶來沉重的打擊,根據澳門總督歐美德(Januário Correia de Almeida)的秘書透露:“禁止苦力貿易後,澳門…且有三四萬人無以為生。”緊接著本地人口外流,地產價格大跌,長期依賴不法手段的人口販子擾亂澳門的社會穩定,直至數年後在澳督施理華(Carlos Eugénio Correia da Silva)的治理下平息這場風波。 總括而言,這部在澳門上映的華工血淚史,是中國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所形成的產物,它在十九世紀五十年代無聲興起,又在七十年代黯然落幕。

頒布取締苦力貿易法令的澳門總督歐美德。網絡圖片。
現藏於澳門博物館的祝賀掛帳,華商於澳門總督施理華離任之際贈送,以感謝其任內改善本地治安。筆者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