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漸被遺忘的回憶(二)──國際大酒店

今天澳門,酒店林立,風格雖各異,然奢華是主調,客房數量也早已突破了35000間。但在昔日的澳門,能夠作為旅客首選又具備“摩登”特色的酒店卻是屈指可數。其中,屹立於新馬路西端與巴素打爾古街交界處逾大半個世紀的國際大酒店(Grande Hotel),便曾是享譽盛名的豪華大酒店。

  國際大酒店由清末民初活躍於省港澳的商人霍芝庭家族及香港富商何東爵士合資興建,一九三七年動工,經三年後落成,樓高九層,是當時全澳門最高的建築物。一九四一年三月七日開幕時,何東爵士更親臨其中,與澳督戴思樂聯同參與剪綵。酒店以設備豪華,現代化設施作賣點,設有美髮室、中式酒家,高級西餐館,夜總會等。自開幕以來,獲不少政商名流、藝星名伶選為居停暫歇之所,當時不少為接待外賓而設的歡迎宴會也多選擇於此。

  其實自酒店動工之日始,已時值抗戰時期,神州大地籠罩於戰火陰霾下,澳門雖為“中立區”,但抗戰救亡運動十分活躍,當中多場為賑濟受災難胞的籌募會也選在國際大酒店舉行。同時,在緊張氣氛下,澳門市內驚心動魄的事件也不斷湧現,一九四三年,國際大酒店就曾涉入“戰火”之中,當年八月十九日晚,一支由日本人及漢奸特務組成的武裝人員衝入內港,以武力搶奪一艘停泊在碼頭的港澳客輪“西安號”,由於船上載有百多桶柴油,遂成為目標,他們得手後,便意圖強行駛往香港方向,同一時間,聞訊趕到之澳門警方分別從陸上及水面開槍攔截,當時藏身國際大酒店露台的日人,也為搶奪客輪者掩護,持機槍從高處向下掃射,一時槍聲四起,讓人驚恐,然“西安號”終被擄至香港,事件最後也造成死傷者多名,死者包括兩名澳門警員。   見證風雲變色年代的國際大酒店,在二十世紀四十至六十年代期間,曾與中央酒店、東亞酒店等作為澳門高級酒店代表,顯赫一時。國際大酒店於五十年代期間雖曾短暫停業,但在五十至六十年代,也不時成為香港粵語電影的取景地,營運直至九十年代末,國際大酒店終告結業。

迢如

澳門國際大酒店舊貌(網絡圖片)
國際大酒店禮劵(引自澳門博物館出版,《滄海明珠──澳門城市變遷專題展》)